灌阳县周边地图查询地图导航 灌阳县地图,灌阳县地图查询,灌阳县地图全图,灌阳县高清地图—旅游地图高清版!

.返回首页| 昆明国际旅行社

灌阳县到云南旅游参团报名专用QQ:1844838059

  • 灌阳县地图
  • 灌阳县地形地图
  • 灌阳县旅游地图
  • 灌阳县卫星地图
航班 酒店 地图 邮编 天气

查看灌阳县旅游地图 灌阳县地图全图——灌阳县地图全图高清版

——灌阳县地图简单功能:鼠标左键双击(放大)、右键双击(缩小)、左键可拉动地图。——
新功能:点击灌阳县全屏地图,可以放大地图“全屏”查看哦!

广西桂林市三维立体全景卫星电子地图[在线版]

广西桂林市简介

桂林市(英语: Guilin 拼音:gui lin)。中文简称“桂”。

桂林市经纬度:桂林位于东经 109°45''-104°40'',北纬24°18''-25°41''之间。

桂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口音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相似。 桂林市海拔:平均海拔为150米。

桂林市邮政编码:541000 桂林市人口:现有总人口560万人,市区人口62万人。

桂林市电话区号:(+86)0773
桂林市城市面积: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

桂林市车牌编号:桂C
桂林市政府位于:秀峰区

桂林市市花:桂花 桂林市全年平均温度:19°C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着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顶桂冠,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桂林风景秀丽,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独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 109°45''-104°40'',北纬24°18''-25°41''),“湘西走廊”南端。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辖5城区和12个县,总人口495.11万。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四周山地环绕,地势由西向东依次降低,漓江和义江自北向南流经辖区。桂林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有壮、瑶、苗、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和优势:一是山川秀丽独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赋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风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誉;二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浑然一体。漓江、芦笛岩、象鼻山、龙脊、八角寨、灵渠、桂海碑林、王城等景区(点)各具特色;三是城市与景区交融,推窗、出门就能见景,且景观分布适当,旅游可达性好;四是景观分布的空间层次多,且各具特色,便于多种旅游线路的组合与分期分区开发;五是多数景区有城镇做依托。部分景区已有一定的开展基础,适宜开展多功能、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增强可游性。近年来,桂林市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力度,大力推出了两江四湖、乐满地、印象刘三姐、愚自乐园、龙胜温泉、银子岩、秦城水街等各具特色和高品位的旅游精品。
   桂林旅游资源数量多、景区广、地域组合好,由市区和灵川县构成的城市旅游板块,以阳朔为中心,荔浦、恭城、平乐组成的南片旅游板块和以兴安为中心,龙胜、资源、全州、灌阳组成的北片旅游板块构成了大桂林旅游圈,形成了漓江、百里小康生态文明长廊两条黄金旅游带,构筑了山水观光、 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历史文化、红色旅游、民俗风情、城市旅游等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
   凭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城市魅力,桂林市历届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年接待入境游客上百万人次。桂林市是首批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世界旅游组织向全球首推的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城市”。是“中国最佳魅力城市” 和“中国最安静城市”,也是一个最适合人类居住幸福指数很高的城市。

一、桂林市人口民族
   桂林市人口不多,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1、人口:桂林市总人口56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60.3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71人。
   2、民族:桂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少数民族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除汉族外,共有36个少数民族,主要有壮、瑶、回、苗、侗等民族。

二、桂林市自然条件
   地形条件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 150 米,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是桂林重要旅游资源。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109°45''-104°40'',北纬24°18''-25°41''。
   气候条件
   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8·9 C。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 C,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5·6 C。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平均蒸发量1490~190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
   土壤条件
   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4·5~6·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
   动植物资源
   (1)动物资源:桂林市的动物种类繁多,有1593种,隶属60目295科。陆栖脊椎动物有400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水生物有144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鳗鲡等。
   (2)植物资源:全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全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
   矿产资源
   桂林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钽、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30多种,在广西位于全国前列的36种矿产中,桂林占17种,其中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滑石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
   水利资源
    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
   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7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土特产品
   桂林有很多名产:沙田柚果大形美,肉质清香,驰名中外;夏橙品质优良,色鲜味美,且成熟早,很畅销;罗汉果乃“医疗保健之良药,清凉饮料之佳品”,被誉为“东方神果”;白果产量大,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质量居全国之首;月柿色泽金黄,肉甜味香,畅销澳、港和东南亚地区;荔浦芋个大味香,享誉京城;三花酒、辣椒酱、豆腐乳被誉为“桂林三宝”;桂林米粉配料芳香,味道鲜美,尤以冬季上市的马肉米粉最受称赞;此外还有马蹄、荷花鱼、腐竹等名优土特产。

三、桂林市行政区划
   桂林市辖5个市辖区、10个县、2个自治县。
   桂林市 面积27797平方千米,人口494万人(2004年)。
   象山区 面积 88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541002。区人民政府驻环城西二路5号。
   叠彩区 面积 52平方千米,人口13万。邮政编码541001。区人民政府驻中山北路147号。
   秀峰区 面积 49平方千米,人口11万。邮政编码541001。区人民政府驻西凤路2号。
   七星区 面积 74平方千米,人口20万。邮政编码541004。区人民政府驻骖鸾路26号。
   雁山区 面积 288平方千米,人口 7万。邮政编码541006。区人民政府驻将军路南巷8号。
   阳朔县 面积1428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541900。县人民政府驻阳朔镇。
   临桂县 面积220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邮政编码541100。县人民政府驻临桂镇。
   灵川县 面积228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541200。县人民政府驻灵川镇。
   全州县 面积4021平方千米,人口77万。邮政编码541500。县人民政府驻全州镇。
   兴安县 面积2345平方千米,人口36万。邮政编码541300。县人民政府驻兴安镇。
   永福县 面积280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541800。县人民政府驻永福镇。
   灌阳县 面积1837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541600。县人民政府驻灌阳镇。
   资源县 面积1954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541400。县人民政府驻资源镇。
   平乐县 面积1919平方千米,人口43万。邮政编码542400。县人民政府驻平乐镇。
   荔浦县 面积1759平方千米,人口37万。邮政编码546600。县人民政府驻荔城镇。
   龙胜各族自治县 面积253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邮政编码5417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龙胜镇。
   恭城瑶族自治县 面积2149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政编码542500。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恭城镇。

四、桂林历史
   桂林历史悠久。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是母系氏族的社会阶段,距今约一万年。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
   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1981年7月、1983年10月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1996年12月26日桂林市委,市人民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距今约一万年前 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夏商周时期 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公元前214年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当时的桂林郡治在布山,位于今天的桂平市西南。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一说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 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 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 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南朝改为桂州。
   隋朝 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 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 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 属静江节度。
   五代十国 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 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元 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
   明、清 均属广西省桂林府。
   1911年为广西省会。
   1914年(一说1912年) 改名桂林县。
   1940年 始设桂林市。
   1944年11月-1945年7月28日 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
   1949年11月22日 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
   1958年 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辖桂林城区和郊区。
   1981年7月、1983年10月 阳朔、临桂划归桂林市管辖。
   1996年12月26日 桂林市委、市政府按国务院,自治区批复的方案,实行区划调整,将郊区更名为雁山区。
   1998年9月8日 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新的桂林市。
   历史沿革: 桂林历史悠久。市区宝积山和甑皮岩洞穴发现多种距今约一万年前的人类遗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开凿灵渠沟通湘漓水系,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两千多年来,桂林先后成为郡、州、府、县治的所在地。1940年始设桂林市,曾长期为广西省府。解放后,桂林为省辖市。1998年9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桂林市和桂林地区合并,组建成新的桂林市。
   历史人物: 桂林山水甲天下,奇山异水自然地灵人杰,藏龙卧虎。古有赵观文、曹邺、蒋冕、吕调阳、石涛、陈宏谋、陈继昌、王鹏运、况周颐、唐景崧、近有马君武、李任仁、白鹏飞、李宗仁、白崇禧、周祖晃、梁漱溟、黄现璠、李天佑(以出生年为序)等一大批出生或长期生活工作在桂林的名人,成为“文化名城”桂林的骄傲。

五、桂林市地理位置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地区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毗邻广东省。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565平方公里。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

六、桂林旅游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成了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独特景观,被世人美誉为“桂林山水甲天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有: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尧山、独秀峰、七星岩、芦笛岩、甑皮岩、冠岩、明代王城、榕湖、杉湖等。而我们所说的漓江山水最精彩的一段则在阳朔境内,桂林其他县区也有数不胜数的美景等着我们前去浏览,龙脊梯田、兴安灵渠、资江漂流都会为你带来更多的惊喜。
   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思想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另外,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使桂林得到了“游山如读史,看山如观画”的赞美。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悠久的历史,为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孕育了富饶的文化。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已经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桂林最佳旅游时间:
   桂林的纬度比较低,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体上来说,桂林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9.3℃,有“三冬少雪,四季常花”之说。到桂林旅游,最佳季节是在每年4-10月份,在这个期间会有“五一”和“十一”两个黄金周,也是旅游的高峰期,气候适宜的桂林会有很多的游客,房间的预订和交通也进入高潮,价格比平时有所上涨,所以最好避开这个时间,选择一个淡季出游,细细体味这天下美景。
   桂林特色餐饮
   桂林的吃在全国可是有口皆碑的,地方风味独具特色,集酸辣的湘菜和清淡的粤菜风味于一体,桂林人的家常小炒受湘菜影响比较大,几乎餐餐离不开酸辣,餐馆自然也以适应桂林人的口味为首选。当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餐饮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淮扬菜、闽南菜、潮州菜、西北地方菜、广西少数民族风味菜等也在桂林形成了气候。时尚餐饮也在桂林悄然兴起,正宗的西餐、中式简餐,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桂林的街头小吃更是一绝,满街飘荡着糯米鸡散发出的荷叶香。桂林米粉不可不尝,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等,全市几百家米粉店,家家口味不尽相同,有的甚至通宵营业。它的骨头汤底是天不亮时就开始熬的,口味醇厚,师傅会为你切好卤肉,配上香喷喷的花生米和葱花,再淋上高汤,味道实在很好。
   美食街
   桂林有六处主要美食街:滨江路美食街(伏波山段至象鼻山)、解放西路美食街、普陀路美食街(朝阳路口)、桂林美食城(汽车站左侧200米处)、雉山路美食街(美食城对面)、最有名的桂林人旺角美食街(中心广场钟楼附近)。
   购物
   在桂林旅游,导游经常会带游客去买桂林的旅游纪念品。桂林市旅游局在珠宝发售处设有挂牌的国家鉴定处,如卖假货,可以投诉索赔。由于桂林出产宝石,所以像磨盘山码头等地方均有价廉物美的饰品出售。买这些旅游纪念品时,一定要还价,一般可以还至标价的50%甚至更低。
   桂林有很多著名的土特产,沙田柚、夏橙、罗汉果、白果、荔浦芋等等,此外还有桂绣、梳篦、纸伞、手绘式屏风等可供选择。但无论如何,到了桂林,至少要买些“桂林三宝”中的一样带回去。
   大理石制品 桂花茶 桂花酒 金橘 金银首饰 金属工艺品 辣椒酱 荔浦芋 罗汉果 马蹄 芒编工艺品 毛尖茶 南糖 三花酒 西瓜霜 阳朔板栗 阳朔画扇 银杏 玉石雕刻 圆枝腐竹 竹木雕刻艺术品 祖母绿 腐乳 沙田柚 柿花 五通甘蔗 瓷刻
   特色活动
   有着众多少数民族的桂林民间节庆活动也特别多,风情浓厚的风俗,已成当地旅游的一大风景线。各民族共同的民间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等,这里都会大庆特庆,热闹非凡。但最为精彩的,无疑是各民族独特的喜庆节日。
   桂林山水旅游节 10-12月
   桂林市人民政府为提高桂林旅游知名度、增强桂林旅游、吸引游客、为了在每年旅游淡季(10月~12月分)举办年度性国际旅游节活动。1992年开始举办山水旅游节,旅游节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生活,也越来越受到中外游客的欢迎。
   三月三 农历三月初三
   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苗年
   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有些地方伴随举行盛大的斗牛、赛马活动。其中芦笙踩堂活动最为精彩,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通过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选择情侣。苗年的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是在秋收结束以后。
   花炮节
   侗族的传统民俗节日,这一天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入夜,点燃篝火,有唱侗戏的,有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花炮节的日期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是否能碰上,就要看你的运气了。
   禁风节 农历正月二十日
   桂林市临桂县庙坪瑶旋传统节日。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桂林旅游注意事项
   餐饮小贴士:桂林主要的食街有5处,分别是滨江路食街(伏波山段至象鼻山)、解放西路食街、普陀路食街(朝阳路口)、美食城(汽车站左侧200米处)、雉山路食街(美食城对面)。最有名的食街是中心广场钟楼附近。

七、桂林城市建设
   2004年开始,市政府把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绿化、美化城市环境的触角延伸到小街小巷和社区。目前已完成165条小街小巷的改造,仅2005年,改造道路总长度约30公里,面积约45万平方米。
   两江四湖:市民美丽的后花园
   大规模的城市改造,两江四湖无疑是最亮丽的一笔。市民代表在短短30分钟的游程,深深地感受到了什么叫什么惊世之美、巧夺天工!
   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可以说是桂林城区的灵魂。绸缎似的江,翡翠般的湖,给中外游客的感受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得天独厚、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使得两江四湖成为桂林城区的主打名片: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AAAA级景区、广西十佳景区……层层的光环,打造出桂林市民绝美的后花园。
   体育中心建设:比赛训练健身一个都不能少
   桂林市体育中心位于桂林高新区,与风景秀丽的穿山景区毗邻,占地168亩,总投资1.5亿元,是目前广西一流的大型综合性体育中心。2003年8月建成开放以来,体育场、游泳馆、射击馆、网球馆、举重馆等场馆一应俱全,场馆布局合理,造型设计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目前已开设的健身项目有游泳、健身操、网球、高尔夫球、足球、攀岩等10余种,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市民的运动需求,还承办过几次国际性的大赛事。桂林是著名风景旅游历史文化名城,体育场馆建设过去却相当落后,这与桂林国际旅游名城很不相称,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不符。市政府决策修建了体育中心是应顺应民心的,也是桂林城市发展的需要。前不久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青少年体育运动会,就让桂林实实地火了一把,扩大了桂林的影响。目前,体育中心主任秦举生说在体育场外的露天场所锻炼的市民,每天不下1000人。
   防洪堤建设:抵制"洪水猛兽"盾牌
   桂林市城区防洪堤长度达到42.2公里,后陆续建造的虞山排涝泵站、篦子园排涝泵站等4个泵站和多处拦洪闸,都是按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计的,为解决桂林城区的外洪内涝、抵制"洪水猛兽"的侵袭、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树起了道道坚固盾牌。他还透露说,漓江上游正准备建三个水库,这样,桂林的防洪工程就能提高到百年一遇的标准了。
   规划成果:再造一个新桂林
   西部五条路网建设规划图就像一张硕大的蜘蛛网,稠密而有序;桂林西部"三县三区"的组团分布,昭示着这里将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桂林市向西发展战略规划模型形象而直观,使得成果展"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主题更加鲜明……在桂林市城乡规划成果展展厅里,12名市民代表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与美丽的桂林约会结束,坐在加长版的"凯迪拉克"国宾车里,市民代表几乎都表达着同一种心情:"作为一名桂林市民,一直以来都感到幸福,经过这次'看桂林说变化'活动,这种幸福感又大大加深了!"
   桂林城市建设的主要特色是“显山露水、连江结湖、开墙通景、增绿减尘”。“两江四湖”工程,连接漓江、桃花江、沟通榕湖、杉湖、桂湖、木龙湖构成环城水系,引水入湖,修建了十八座名桥,再现“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景观,水上市区游的梦想成为现实。桂林城市基本完成了主、次干道改造和立面“穿衣戴帽”工程,建立了比较先进的路灯控制网络和夜景灯光系统。大规模改造后的桂林市,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大中型水厂5座,自来水年供水9038万平方米。至2003年底,全市有污水处理厂4座,年处理污水能力达6515万吨。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7平方米,整个城市为世人展现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独特风貌。
   在2003年度报告中,桂林市再次在显赫的位置出现——综合排名全国第二,而且是环境质量最好的五个城市中唯一的内陆城市。被全国人大环资委曲格平主任赞誉为“全国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三个城市之一”。
   获得: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卫生城市
   绿化十佳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

八、桂林市经济与金融
   农业
   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有:水稻、罗汉果、毛竹、 柑橘、柚子、马蹄等。桂林市十分注重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积极开展科 技兴农,加快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了农业向基地化、系列化、集约化发展,发 展了一批白果、板栗、沙田柚等经济作物和瘦肉型生猪,高附加值水产品、竹 林、蔬菜等基地,使农业经济稳步地增长。
   工业
   桂林市不仅是一个国际旅游城市,也是一座基础较好的新兴工业城市。全市已 形成以电子、橡胶、机床、医药、客车、工艺美术、轻工食品为支柱,产品产 业结构较为合理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微波通信、雷达、音响、电视 机、中成药、轮胎、豪华客车、合成洗涤剂、味精、啤酒、服装、水泥等,其 中桂林三金药业集团公司生产的西瓜霜系列产品,桂林南方橡胶集团公司生产 的火炬牌轮胎,桂林电线电缆国际集团公司生产的穿山牌电线电缆系列,桂林 大宇客车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豪华客车畅销国内外。
   商业
   桂林市是广西东北部地区商业积散中心,商业机构众多,商业交易活跃,全市现有各类商业批发,零售中心450余家,商业和饮食服务网点2.5万多个,形成 国营、集体、民营、外资、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形式并存的商业流通格局,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在广西处于领先地位。
   对外开放
   桂林市是广西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外向 带动战略和科教兴市战略,下大力气营造良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 境,构筑旅游、工业、农业和社会个项事业的新优势,桂林涉外服务机构齐全, 为中外投资者提供运输,能源,通讯,外汇,商检,通关等便利条件和方便快 速的服务,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中外客商纷至沓来,韩国大宇、美国百事 可乐、芬兰诺基亚、英国皮尔金顿、德国汉高以及台湾味全等相继来投资办实 业,这些企业的开办,促进了桂林市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财政金融
   桂林市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和地方税收体系,大力培植地方税源,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桂林市是桂东北地区金融中心,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各专业银行、城市信用联社、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完善的金融体系 已经建立,股票、债券、期货等年成交量居广西前列。

九、桂林市交通通讯
   公 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国道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市境内322线已改造成高等级公路。拥有桂柳高级公路、桂黄一级公路、桂阳二级公路等一批公路网络,实现100%乡镇通车。
   铁 路:铁路北接京广线,南接黔桂、枝柳动脉,湘桂铁路纵贯湘桂走廊,火车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桂林火车站,俗称南站,目前为桂林最主要的客运火车站,车站于2005年翻新,接待吞吐能力大大加强;桂林火车始发站,俗称北站,目前拥有桂林始发,开往北京和深圳(正准备延长到香港九龙)等方向的线路。
   航 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占地4.06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混凝土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为4D(已于2005年升级为4E),跑道长2800米。设计年飞行量4.2万架,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目前拥有国际国内航线48条,21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机场,可通航29个国内城市、港、澳及日本福冈、韩国济州。
   水 运:水路有湘江和漓江,沿漓江经梧州与珠江相联,可直达广州,香港和澳门。
   邮 电:本地电信电力网全部建成,程控电话覆盖全市及各县,全部开通了移动电话、无线寻呼、计算机互联网业务。本地邮政形成了以邮递业务为主体 金融类和集邮类业务为支撑,信息类为补充的多元化邮政业务体系。全市22个邮政储蓄网点与全国31个省市间50多个城市计算机中心主机联网运行,所辖5000多个营业窗口通存通取。与世界130个国家、国内200多个城市开办了特快邮递业务。

十、桂林市科教文卫
   文化事业: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5个,文化馆10个,文化站119个,公共图书馆13个,市图书馆馆藏信息已上网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市美术馆是全自治区文化设施精品工程。广播电波覆盖率95%,电视覆盖率20%。
   科 技:有独立的科研院所14个,国有单位科技人员8.6万人,县以上政府部门科研开发机构30多个,在光电子技术应用、新材料、生物技术、精细化工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00多家中外企业在区内投资。
   教 育:现有中小学校2105所,在校学生85.95万人; 各类中等专业技术学校62个,在校学生3.83万人; 普通高等院校13所,在校学生2.64万人。1997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3%。
   医疗卫生: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849个,病床1.2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283万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6个,卫生技术人员619人。拥有全身CT、超声波仪等一批先进设备。
   体 育:桂林市的体育运动水平较高。技巧、体操、举重、跳水等项目久负盛名,历年来为国家和自治区输送优秀运动员600名,其中有王维俭、颜伟霞、莫慧兰、唐灵生、肖建刚、李婷等世界著名运动员。1994年被自治区命名为体操城。全市拥有体育场地1000示个,业余体校10余所,可举行多种国际国内单项比赛。在各类体育比赛中, 桂林籍运动员先后获5个世界冠军,54个国际(亚洲)冠军,168个全国冠军。全民健身运动健康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一、桂林小吃
   桂林地处岭南要冲,自古官宦商旅云集,饮食习惯南北交融,粤、川、湘、浙、赣、闽均有承传。近世纪以来,粤、川饮食影响大,同时融入地方习惯,又因旅游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园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米粉等。
   冒热米粉:把烫热的米粉滤干,再配以锅烧猪牛肉片,卤牛膀、牛肝等,加卤水、花生油、酥黄豆或辣椒、蒜蓉,搅拌入味。这种米粉吃起来拂拂作响,声色味俱全。
   原汤米粉:把切好调味的猪牛杂,放入小铁锅中煮熟,倒进盛有米粉的碗中,加上葱花、味精、胡椒、麻油。这种米粉味道十分鲜美。
   醋水米粉:这是一种无肉的素粉,只加酸醋、酸刀豆、酸辣椒拌吃,经济爽口,妇女特别爱吃,夏天最受欢迎。
   桂林米粉有许多种,最有名的是马肉米粉。它用特制的红烧马肉作配料,马肉鲜嫩味香,壮阳补肾。过去吃马肉米粉多用特制小碟来盛,米粉仅供一箸,上面有几片薄薄的马肉,再加以几粒油炸花生,拌以桂林辣酱,风味特佳。一人一口一碟,可吃二、三十碟粉。现在已改用大碗,滋味不变。
   马肉米粉:以城中老店会仙楼的最为驰名,据说它开设于清代道光年间,原来设备不足,店面不大,但生意非常兴隆,店主限定每日的出售量,以致后来的食客,只好等明天清早了。现在则不同了,顾客日夜盈门。此外,桂林的街头巷尾都有米粉、米粉摊,游人逛了秀丽山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饱享眼嘴之福,实在是一大乐事。桂林米粉老店以又益轩粉店、石记米粉、味香馆最为有名。
   桂林特色小吃
   桂林最有名的食品莫过于桂林米粉。此外,民间手工制作的马蹄糕、板栗粽等也颇受欢迎。十二县也有名吃如恭城的油茶,用荔浦名产荔蒲芋制作的扣肉、阳朔的啤酒鱼和灵川狗肉等。
   桂林三宝 桂林三宝是指桂林享誉海内外的三种制品,即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
   现在又有“桂林四宝”的说法,即在“桂林三宝”的基础上加西瓜霜。

十二、桂林市民俗风情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低处湘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之间,桂林的文化,总体来说更接近长江流域的文化。桂林不仅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令人神往,而且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也令人迷恋。桂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口音与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相似。桂林的建筑风格也与长江流域的相似,只可惜由于上个世纪国内战乱,加上日本鬼子轰炸桂林,老式桂林传统的建筑几乎全毁。
   桂林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全市聚居的壮、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保持着古朴、奇特、多彩的民俗风情,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苗族芦笙节、拉鼓节,侗族花炮节、冬节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吸引力。十多个少数民族,他们虽共同生活在华夏民族的文化气氛中,却都保持着自身的风俗,包括服饰,食物,节日,宗教信仰,甚至语言文字。
   壮族 以壮锦为标志,喜好唱歌。古有歌仙刘三姐,今有姑娘木叶歌,节庆有三月三歌节。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 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 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
   苗族 刺绣蜡染,工艺独特,芦笙踩堂,欢度良宵。苗族的旧年和汉族的春节相似,农历十二月下旬,家家舂糯米,买年货,出嫁的女子也随同丈夫回娘家,到正月初七才能回夫家。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祖先崇拜,每年二月初二和六月初六都做粽子祭奠。自然崇拜也占有重要地位。
   瑶族住高山区,大桶药浴,淋漓痛快,驱风去病,实属民间一绝。节庆有打旗公节(农历5月14日),粽子祭祖,祈祷丰年。龙胜境内的瑶族分为盘瑶、花瑶和红瑶。盘瑶因崇拜“盘瓠”而得名,又名过山瑶;花瑶因其妇女服饰花色花纹多而得名;红瑶妇女服装分饰衫、花衣、便衣三种,从红瑶妇女的头饰就可区分少女、未婚妇女、已婚妇女。
   侗族高超的建筑艺术,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一杯拦路酒,醉人心扉。一曲拦路歌,情真意切。龙胜的侗族擅长建筑,宏伟壮观、凌厉飞扬的鼓楼和风雨桥,是侗乡重要 的标识。全杉木结构,凿榫穿枋,架挑对接,吊脚悬空,不用一钉一铆,体现出一种朴素。侗族风情“月也”和拦路歌 “月也”,侗语,意为集体出访做客。侗族传统交际联谊活动。 时在农历正月和八月。拦路歌,侗族迎客送客时唱的歌,多用于“月也”场合。

十三、桂林人文
   广西大鼓 讲究架子功,表演潇酒利落,刚柔有致。
   桂剧 桂林地方戏,广西代表性剧种之一。
   广西 文场 由唱腔曲牌与器乐曲牌组成。
   傩戏 又名神剧。是在傩舞(俗称跳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桂林民歌 与劳动相联系的笛篙歌(渔歌)、山歌等; 与民族相联系的龙船歌、贺郎歌、伴郎歌。
   彩调剧 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
   桂林杂技 主要节目有《钻地圈》、《水流星》、《狮舞》、《双顶技》、《倒立晃圈》。
   零零落 杂曲类曲种。广西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
   桂林渔鼓 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又名广西渔鼓。是广西代表性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
   桂林弹词 鼓曲类弹词分类曲种。又名“广西说唱”、“广西说书”。

十四、桂林特产
   美术陶瓷
   桂林美术陶瓷厂等3家企业生产, 年产量数百万件, 近来形成美术陶和美术瓷两种生产体系, 产品种类日趋齐全完美, 各类作品, 构思新颖独特, 形象生动, 制作技术精湛, 色彩古朴典雅, 又富现代生活情趣。山羊壶、大琵琶瓶、象山壶、山水画瓶系列等数十个品种先后获自治区、轻工部奖励, 并在法国、西班牙、西德和日本等国展览。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欧、亚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近期开发的新产品—仿古兵马俑, 专销美国。
   玉石雕刻
   桂林玉石雕刻艺术品制作历史悠久, 以陆川石, 东兴石、虽腊石, 岫岩玉石, 龙胜滑石等为材料, 因材施艺、雕工精美, 造型新颖颇具魅力, 产品销往国内各地, 出口东南亚、西欧地区。
   竹木雕刻艺术品
   以天然青竹和黄杨木为材料, 运用线雕、浮雕、镂空雕并借鉴国画技法, 表现山川、园林、花鸟、人物等各种题材, 主要有茶叶盒、花瓶、笔筒、烟具、竹筷、方竹手杖、屏风、镶嵌壁挂等。刀法严谨, 意境深远, 虚实相宜, 具较高艺术水平。
   金银首饰
   产品质量跃居全国先进行列, 生产头饰、项饰、手饰、服饰、挂件等5大类约500个品种, 年产50万件。工艺先进, 做工精巧, 款式繁多, 而且新颖别致, 具鲜明的民族特色。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 还出品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以来, 耳环、指环、项链、胸饰等产品42次获部级、自治区级质量奖。
   金属工艺品
   今已成为独树一帜的重要文化产品, 能生产纪念章、证章、徵章、奖杯、奖牌、吊件、摆件、小礼品, 有人物、动物、山水等多种造型及方、棱、圆等各种几何形体。造型简洁生动, 色彩明快和谐, 做工精巧。年产数十万件, 销国内十多个省、自治区。
   珠宝首饰
   桂林万雅珠宝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生产。以金、银为基体, 镶以各种珠宝、玉石、翡翠。以中国传统工艺为基础,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 按国际标准生产。有指环、耳环、项链、手镯及各种垂饰, 品种款式1万多种, 年产40余万件。设计新颖, 造型典雅, 做工精巧。销国内各地和出口欧美、东南亚、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瓷 刻
   用硬质工具在瓷器上雕刻各种花纹和图案的工艺品, 始于明代。有白坯和彩釉两种, 雕刻内容有人物、花鸟、山水等。作品构图请新, 线条流畅, 刻画的人物神态生动、栩栩如生, 有较高观赏和收藏价值。
   宝石工艺画
   广西宝石研究所开发生产。是宝石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器。以绚丽多彩的各类宝石为原料, 切割抛光, 显现其原有色泽, 运用中国画、西洋画技巧, 根据宝石的形态, 表现山川景观、花鸟人物、民俗风情, 制作成各种不同规格的柜式挂件、盘式、花瓶式和屏风式摆件。画面瑰丽, 具有浮雕立体感和丰富表现力。1991年获全国“七五”星火成果博览会金奖。除供应来桂旅游者外, 还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
   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宝石
   有“绿色宝石之王”之称。由广西宝石研究所于1987年~1989年成功研制, 在全国合成出第一颗宝石级祖母绿晶体。其形好, 颜色浓翠, 透明, 单颗重可达15克拉以上。目前已批量生产, 销往国内外。
   大理石制品
   由桂林大理石厂等近10家企业生产。以本地出产的大理石为原料, 生产各种规格的板材和台板, 用来制作各种家具、工艺品。其产品花纹美观, 色调雅致, 光洁度高, 质量稳定。
   芒编工艺品
   由桂林市永盛旅游纪念品经销部生产和经销。采用本地野生植物, 手工精心编织而成。产品经过造模、编织、抽黄、消毒、防虫、防霉、上油等工艺过程, 有近千个花色品种, 集广西各地芒编制品风格之大成, 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花篮、吊篮及各种壁挂, 新颖别致, 匠心独具, 既可点缀温馨的雅室又可装饰华丽的厅堂; 动物、工艺小车则维妙维肖, 诙谐风趣; 礼品箱、果盘及各式圆桶, 造型古朴典雅, 美观大方, 有很强的实用性, 是现代家庭及宾馆饭店的实用佳品。
   阳朔画扇
   为民间传统工艺品。以当地楠竹为骨, 以宣纸或绢帛为面, 经画、染、裱、糊、穿、漆等工序制作而成。阳朔画扇选料考究, 工艺精致, 画面内容有桂林山水、阳朔风光、花鸟虫鱼、奔马猛兽、古装仕女等各类古今题材, 全部由本乡本土的农民画家创作并手工绘制, 画扇以此而名。在画的正面、反面或周边配以诗词、书法、篆印, 即成为集诗、书、画、刻于一体的旅游工艺器和纪念器。小者盈尺, 大者1米~2米不等。
   桂林的旅游纪念品, 除上述代表性精品外, 还有桂绣、梳篦、纸伞、手绘式屏风, 针织装饰物等。

十五、桂林山水
   因为有桂林山水,桂林成为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四绝”,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誉。
   桂林除了桂林山水,还是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成立。漫长的岁月里,桂林山水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赞美桂林山水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
   千百年来,桂林山水一直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观光宝地。现在,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12个县的大桂林山水风景区已形成。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大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以及国家元首纷至沓来,流连忘返于神气美妙的桂林山水中。
   桂林山水精华-漓江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一流风景胜地。在桂林游漓江,是指从桂林乘船顺流而下至阳朔这83公里的水程,连接着桂林山水中的桂林市区旅游和阳朔旅游。
   桂林山水市内精华-两江四湖,是漓江(市区部分) 、桃花江、木龙湖、桂湖、榕湖、杉湖构成的环城风景带,桂林夜景已经成为桂林山水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璀璨的夜景之一。
   阳朔百里山川,是桂林山水的重要构成部分,处处奇山秀水,被誉为“天上人间旅游乡”。阳朔西街是游览桂林山水漓江风光后离船登岸的地点,这条长仅600多米的小街,本是最传统的南国小镇,石板路面,灰砖骑楼;可她又是最洋气的:几乎所有的招牌都是中英文的。一条不长的街,一条风情万种的街,一条混合了梦想与失落的街。
   桂林山水的奇特在,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山水的秀丽在,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山水的险峻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桂林山水的静在,漓江的水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绿,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岸在后移,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就是迷人的桂林山水。
   青峰,倒影,竹筏,渔鹰,如诗,如画,如幻,如梦,漓江,比心灵更清澈,比人生更纯净。这就是桂林山水精华的漓江。
   在阳朔,在刘三姐歌圩,印象中的刘三姐踏波而行。那首传唱久远的情歌,如漓江水般流进心里,浸润着,缠绕着,洗礼着,使人领悟到爱情的真谛与生命的欢乐。“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从江面上飘来,这是刘三姐的美妙歌声,在电影、电视中看见过,听见过,这个传说中的壮族女子和她所唱的山歌,真的让人倾摹不已。动人的传说让桂林山水增加了几许美丽。
   “印象刘三姐”在桂林阳朔书童山,方圆两公里的漓江水域,以十二座山峰、广袤无际的天穹做背景,构思独特、色彩绚丽,是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剧场。为桂林山水平添了几许粗圹和豪迈。

上一篇:地形地图 下一篇:广西灵川卫星地图,广西桂林灵川地图,灵川交通地图,灵川地形图
声明:灌阳县地图全图高清版 来源于谷歌电子地图查询结果。我们建设灌阳县旅游地图主要是为了方便旅游者查询地图,站长特意用灌阳县地图高清版大图更新改编,以更加快的速度展现出来,大家最想的那个灌阳县地图全图页面。如果有什么建议或意见请联系灌阳县旅游地图高清版!【QQ1844838059】

最新文章

·千家峒地图 灌阳千家峒交通地图 2013桂林千家
·桂林旅游 桂林旅游攻略 桂林地图 桂林旅行社
·广西灵川卫星地图,广西桂林灵川地图,灵川交通
·广西桂林市三维立体全景卫星电子地图[在线版]
·地形地图
·旅游地图
·卫星地图

灌阳县地图全图

  • 南宁地图全图
  • 兴宁区地图全图
  • 上林县地图全图
  • 宾阳县地图全图
  • 横县地图全图
  • 青秀区地图全图
  • 江南区地图全图
  • 西乡塘区地图全图
  • 良庆区地图全图
  • 邕宁区地图全图
  • 武鸣县地图全图
  • 隆安县地图全图
  • 马山县地图全图
  • 柳州地图全图
  • 城中区地图全图
  • 三江县地图全图
  • 鱼峰区地图全图
  • 柳南区地图全图
  • 柳北区地图全图
  • 柳江县地图全图
  • 柳城县地图全图
  • 鹿寨县地图全图
  • 融安县地图全图
  • 融水县地图全图
  • 桂林地图全图
  • 秀峰区地图全图
  • 兴安县地图全图
  • 永福县地图全图
  • 灌阳县地图全图
  • 龙胜县地图全图
  • 资源县地图全图
  • 平乐县地图全图
  • 荔蒲县地图全图
  • 恭城县地图全图
  • 叠彩区地图全图
  • 象山区地图全图
  • 七星区地图全图
  • 雁山区地图全图
  • 阳朔县地图全图
  • 临桂县地图全图
  • 灵川县地图全图
  • 全州县地图全图
  • 梧州地图全图
  • 万秀区地图全图
  • 蝶山区地图全图
  • 长洲区地图全图
  • 苍梧县地图全图
  • 藤县地图全图
  • 蒙山县地图全图
  • 岑溪地图全图
  • 北海地图全图
  • 海城区地图全图
  • 银海区地图全图
  • 铁山港区地图全图
  • 合浦县地图全图
  • 防城港地图全图
  • 港口区地图全图
  • 防城区地图全图
  • 上思县地图全图
  • 东兴地图全图
  • 钦州地图全图
  • 钦南区地图全图
  • 钦北区地图全图
  • 灵山县地图全图
  • 浦北县地图全图
  • 贵港地图全图
  • 港北区地图全图
  • 港南区地图全图
  • 覃塘区地图全图
  • 平南县地图全图
  • 桂平地图全图
  • 玉林地图全图
  • 玉州区地图全图
  • 容县地图全图
  • 陆川县地图全图
  • 博白县地图全图
  • 兴业县地图全图
  • 北流地图全图
  • 百色地图全图
  • 右江区地图全图
  • 田林县地图全图
  • 西林县地图全图
  • 隆林县地图全图
  • 田阳县地图全图
  • 田东县地图全图
  • 平果县地图全图
  • 德保县地图全图
  • 靖西县地图全图
  • 那坡县地图全图
  • 凌云县地图全图
  • 乐业县地图全图
  • 贺州地图全图
  • 八步区地图全图
  • 昭平县地图全图
  • 钟山县地图全图
  • 富川县地图全图
  • 河池地图全图
  • 金城江区地图全图
  • 大化县地图全图
  • 宜州地图全图
  • 南丹县地图全图
  • 天峨县地图全图
  • 凤山县地图全图
  • 东兰县地图全图
  • 罗城县地图全图
  • 环江县地图全图
  • 巴马县地图全图
  • 都安县地图全图
  • 来宾地图全图
  • 兴宾区地图全图
  • 忻城县地图全图
  • 象州县地图全图
  • 武宣县地图全图
  • 金秀县地图全图
  • 合山地图全图
  • 崇左地图全图
  • 江洲区地图全图
  • 扶绥县地图全图
  • 宁明县地图全图
  • 龙州县地图全图
  • 大新县地图全图
  • 天等县地图全图
  • 凭祥地图全图

友情链接

灌阳县地图全图高清版|加入收藏|打印地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www.kmguol.com